文|玉常
象数演義堂原创
郭璞是中国风水学开山鼻祖,其所著《葬经》,亦称《葬书》,对风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论述,是中国风水文化之宗。刘伯温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有名,世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被传得神乎其神,神机妙算,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再一个就是杨筠松,杨筠松被尊称为杨公风水的开山祖师。
郭璞,刘伯温,杨筠松,这三个人,既是一代宗师,又皆神机妙算,但有意思的是,郭璞被杀,死时年仅49岁,杨筠松被*死,刘伯温被*死。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我们一起看下他们三个人的名字,从中找出他们的命运与他们姓名的关系。
郭璞,年-年,丙申年生,属猴。
郭璞的这个“郭”姓,现在看到的是简体字,右边是“阝”,当“阝”出现在文字中时,左阜右邑,在右边的时候要以“邑”论。
▲上图为战国时期的“郭”字
“郭”字左边为“享”,为戴冠,为开口能言,为申子辰三合,吉。此一部分主头脑,说明郭璞很聪明、很有智慧。右边“邑”,上面为口,于猴而言为开口能言,升格为人,吉。但下面的“巴”以蛇论,五行为火,克申金,凶。
姓主家境,科名,名望。郭璞是建平太守郭瑗之子,出身官宦之家。科举考试是从隋朝才开始的,郭璞所在的时代为晋朝,那时还没有科举,凭借出身去当官,郭璞历任参*,所以也算是有科名了。郭璞被尊为风水鼻祖,其声望就不用讲了,太大了。
这都与这个“郭”姓有关。
这个“璞”字,左边为“王”,猴子可以称王,但需要通过争斗获得,很辛苦。右上为“业”,以冠冕论,猴戴冠冕变孙悟空,吉。右下以羊论,羊为火库,克申金,凶。
因此,这个“璞”字于丙申年生的郭璞来讲,为吉中带凶。
郭璞是怎么死的呢?
西晋末年,大将*王敦欲谋反,请郭璞卜筮吉凶,郭璞告诉他“无成”,王敦又问若起事的话,自己能够活多久?郭答:“明公起事,必祸不久。若住武昌,寿不可测。”告诉他不可以起兵造返,方可命久。王敦大怒,问道:“卿寿几何?”郭璞算了一下说道:“命尽今日日中。”果然盛怒之下的王敦当天就把他杀了,时年49岁。
郭璞临刑时,问行刑人往哪里去,回答说:“在南冈头。”郭璞说:“一定是在两棵柏树之下。”走到那里,果然有两棵柏树。他又说:“树上应该有个喜鹊巢。”大家都找不到,郭璞叫人再仔细找,果然在树枝间找到了,被密集的树枝遮蔽着。王敦起事后两个月不到战败愤惋而死,全都被郭璞说中。
郭璞之死与他的姓名有关。“郭”姓,右边为“邑”,右上的“口”为吉,但右下的“巴”以蛇论,巳火克申金,凶。这部分主科名,他在菅场上还是比较得上司赏识的,但是,吉中带凶。他遇到王敦的时候,王敦也赏识他,但后来又杀了他。“璞”字右下以羊论,对应于40-50岁大运,因为未火克申金,凶,所以,他死时49岁,正在这个大运上。
这是姓名上的问题,其实,他本身的修养也有问题。
郭璞走到庐江郡,庐江太守胡孟康被丞相司马睿召为*谘祭酒。当时江淮之间还是平安无事,胡孟康安然无忧,不想过江南去。郭璞为他占卜,得到的结果是“败”。胡孟康不相信。郭璞整顿行装将要离开,但看上了房主的一个婢女,一时没有办法得到,于是取小豆三斗,把它撒在房主人宅院的四周。主人早晨起来,看到数千穿红衣的人把院子围了起来,到近处看又没有了,心里又厌恶又恐惧,请郭璞为他占卦。郭璞对他说:“你家里不应该收留这位婢女,可把她领到东南方二十里远的地方卖掉,千万不要和买主讨价还价,这样妖怪也就自行消失了。”主人就依此而行。郭璞暗中派人以很低的价买下了这个婢女。再画了符丢入井中,那数千红衣人都被反绑双手,一个接一个跳入井中,主人非常高兴。郭璞也带着这个婢女离开了此地。
这是不对的。
这个故事,很象《崂山道士》里的那个人。那个道士想用学到的法术干点不正当的事情,结果法术就失效了。玄学这个东西,不能随便乱用的,不然,后果很严重。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有个故事,有个人耍神通,干的和郭璞上面类似的事情,结果被雷击死了。
《晋书·卷第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载:“然性轻易,不修威仪,嗜酒好se,时或过度。著作郎干宝常诫之曰:‘此非适性之道也。’璞曰:‘吾所受有本限,用之恒恐不得尽,卿乃忧酒色之为患乎!’”郭璞性格率意不拘,不注意仪表,嗜酒好se,且时常过度。著作郎干宝常常规劝他说:“这不是任性而行的事啊。”郭璞说:“我的寿命是有一定量的,尽量享受还怕达不到定数,你怕酒色会给我带来祸患吗?”
他倒会给自己找理由。
王夫之评价郭璞说:“夫郭璞有所测知于理数之化迹,而迫于求人知之,是以死于其术。苟其知性为人所不可知,则怀道以居贞,何至浮沈凶人之侧,弗能止其狂悖,而祗以自戕?无他,有所测知而亟欲白之,揣摩天命而忘其性之中含者也。”
王夫之这段话的意思是:郭璞有占算的能力,但这个人好显摆,并嘬终死到这上面了。占算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天机不可泄露,不能轻易示人,真人不露面,露面非真人,高人都是隐身世外,但郭璞却置身于凶人旁边,既不能帮到那个人,还引火上身,玩火zi焚。没别的,就是郭璞太爱显摆了。
王夫之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一语中的。
孙悟空学会了功夫,就在师兄弟面前显摆,老师就把他赶走了。
就象郭璞,帮王敦占算,算得再准有什么用?是帮到王敦,还是自己从中有所获益。都没,还把小命搭上了。临死,还算算死在什么地方,死的地方有个雀巢,这不是爱显摆,这是死显摆——就是死也要显摆一下。
撇开姓名命理不说,就郭璞的这些行径来看,49岁而亡一点也不奇怪。
关于刘伯温,玉常解析过他的名字。
姓名学解析刘伯温:原来并没有传说的那么神
伯温是字,人家名叫基,即刘基。
刘伯温,名基,字伯温。年生,辛亥,属猪。
刘伯温,不管是名还是字,都不太好。“刘”字,右边为立刀,于亥猪而言为被宰,伯、仲、叔、季,伯为大,猪是小属相,逢大被宰,“温”字右上为“日”,猪逢日同样代表牺牲奉献。“基”字,上面的“其”代入自身属相猪,猪逢猪为亥亥自刑,凶,“基”字下面为“土”,土克亥水,凶。
刘伯温的名与字真不太好。
而实际上,刘伯温也并不象传说中的那么神。他确实有能力,但却并不得朱元璋的赏识。传说中他是和诸葛亮一样,处于*师的地位,但实际上,他只是谋士之一,连正而八经的官职都没有。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刘伯温排在36位,徐达的俸禄是石,刘伯温的俸禄是石,由此即可知他的地位了。
不过,刘伯温做事也很低调和谨慎。《明史·刘基传》载:"洪武四年正月赐老归,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见。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舍。"刘伯温自请辞归,县令拜访他,他躲进厕所不见。
刘伯温很有自知之明。当朱元璋让他当丞相时,他自己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
刘伯温神机妙算,但也有玩砸的时候。
有一年天旱,朱元璋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即刘伯温)上奏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将吏都编入*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但十天过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好刘基的妻子死了,所以刘基请求告老还乡。
也是在这次祈雨中,刘伯温斩了贪图私利,纵容下属的李彬。当时的丞相李善长再三求情,刘伯温也不给面,因此和李善长就结下了梁子。同时,也与后来的丞相胡惟庸不和。
《明史·胡惟庸传》中的记载:“御史中丞(刘伯温)亦尝言其短(胡惟庸)。久之基(刘伯温)病,帝遣惟庸挟医视,遂以*中之。”
胡惟庸得势后,开始报复已经回老家的刘伯温。他诬陷刘伯温独断专行,使得中书省无法上奏给朱元璋,又诬陷刘伯温和当地的百姓争夺一块坟地,欺压当地良民。胡惟庸甚至诬陷刘伯温,说刘伯温在老家一个叫淡阳的地方占了一块地,准备拿来做自己的坟墓。这块淡阳之地有王气,刘伯温有不轨之心。
朱元璋信了,剥夺了刘伯温的养老金,并给刘伯温发了一封信,让他注意保重自己的名节,不要搞得身败名裂、晚节不保。刘伯温接到信件后,当即从老家返回京城。为打消朱元璋的猜忌,他没有再回老家。此后刘伯温身体不舒服,朱元璋派胡惟庸带着医生去给刘伯温治病,不治还好,一治,刘伯温就死了。“遂以*中之。”药里下了*了。
刘伯温神机妙算,到头来,祈雨不灵罢职归田,又因为风水问题被夺禄,并被*死。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末一个要说的就是杨筠松。
杨筠松被尊为杨公风水祖师,名气不低于郭璞。并且据传,杨筠松传曾文辿,曾文辿传谭文谟,谭文谟十八世孙谭宽传刘基(刘伯温)。也就是说,刘伯温的风水学的是杨筠松这一派。
但是,关于杨筠松,新、旧《唐书》中竟没有其相关记载,宋元时期,也只是在《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和《文献通考》等目录学著作中出现“杨筠松”、“杨救贫”等字眼。明清时期,杨筠松的生平事迹开始出现于一些地方志、地理、风水学等书籍中。《宋史艺文志》称其为杨救贫,不曾记载其事迹。《江西通志》载:“杨筠松,窦州人”。又据《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提要》称:杨筠松,名益,赣州人,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平素自奉节俭,怜贫恤苦,不遗余力,世称“救贫先生”。方术家则传说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唐僖宗国师,掌管地理风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也就是说,关于杨筠松的姓名、出生时间,都是个传说,并没有实证。杨筠松一说生于年,一说生于年。而就其姓名来说,有说是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有说是直接就叫筠松,也有说是字筠松。
命理学是很严谨的事情,这里主要是探讨姓名,但杨筠松的的姓名,特别是出生时间不确定,所以略过。
关于杨筠松的死:
杨筠松一生致力于风水之术,扶危济困,晚年却不幸为*客所害。在他所处的时代,唐帝国已经衰微,诸侯称霸。统辖虔州(今江西赣州)的诸侯是卢光稠,他早有独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为王,号称卢王。卢光稠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便请杨救贫(即杨筠松)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将其母改葬。在答谢杨救贫的宴席上,卢光稠问杨救贫还有天子地否?杨救贫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卢光稠不愿别人也得到天子地,与他争夺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杨救贫察觉后,立刻带徒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药口坝,便*性发作,杨救贫问徒曾文辿此处何地,曾文辿说是药口,杨救贫叹道:药到口死矣!仇不可不报也。临死之前告诉曾文辿游说卢光稠在赣州磨车湾安装水碓,十字路口开凿一口水井,则世世代代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询问其中的奥妙。杨救贫解释道,磨车湾安碓,单打卢王背,十字路口开井,卢王自缢颈。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凿井,在风水上破了赣州的“天子气”,制煞了卢光稠。后来卢光稠果真背长痈疽,疼痛难忍,自缢身亡。
这个故事,后人演绎的成分很大,不足为信。但就所述的这个事来说,杨筠松和前面的郭璞、刘伯温一样,都死在了玄学上面,令人感慨。看来玄学这个东西并不是那么好玩的,玩不好就容易伤到自己。另一方面,这个故事看似是捧杨筠松的,他临死设个局,那个卢光稠就中着了,杨筠松由此报了仇。但此举恰恰反映出其德行的不足。
三位祖师,姓名不好,皆死于非命。真可谓,名者,命也,有其名,有其命。但另一方面,对于玄学这一行,德行更重于技术,就为人而言,修养更重于命理。刘伯温虽有自知之明,但疾恶如仇,死在了自己的个性上。而郭璞好显摆,因此而致祸;杨筠松临死还算计人,其德行实难服人。
虽然说名者命也,姓名对人影响很大,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姓名就好比是一辆车,而修养则好比驾车技术。车好技术好,那叫命好运好,先天命不好,后天运来调,车不好,好好开,也不容易出事。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还是孔老夫子讲得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不管做什么,好好做人才是根本和要务。
-END-
玉常月入以下者勿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