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古老却仍然有活力的传染病,目前仍然是全世界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世界上每3到4个人中就有一个存在潜伏性结核感染。
结核病以肺结核为最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是可预防和治疗的,但是如果不引起重视、没有规范化治疗则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肺结核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今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关于结核你有哪些知识要了解呢?
01
什么是结核病,结核有哪些危害?
1、结核病旧时又称为“痨病”,是由结核杆菌这种病原微生物侵犯我们身体所导致的慢性传染病。
2、结核杆菌最喜欢“走”呼吸道偷偷侵犯肺部,所以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有少部分结核杆菌可以通过消化道占领胃肠道。
入驻身体局部的结核杆菌也可侵入血液从而攻占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其他器官的结核感染。
3、结核病若没有尽早发现、彻底治疗,将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结核病中最常见的肺结核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4、肺结核若未得到控制还可能传染给周边的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02
哪些人容易得肺结核?
1、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杆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结核杆菌就可能受到感染。
抵抗力低下者感染结核后,机体不能有效的消灭结核杆菌,最终患肺结核的机率大大增加。
2、生活、工作、学习中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以及抵抗力低下者(艾滋病*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03
怎样尽早识别肺结核?
肺结核常见的肺部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除了肺部症状,肺结核也常出现低热、午后发热、夜间出汗、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症状。
如果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又有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04
得了肺结核怎么办?
1、绝大部分肺结核可以治愈,肺医院接受规范化的治疗肺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减少肺组织破坏,利于病变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减少传染。
使用联合2种或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可以缩短疗程,避免或延缓耐药的产生;依据不同的个体,抗结核药物应选用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避免*副作用产生的剂量。
必须遵医嘱规律用药,切忌用药不当、自行停药或修改治疗方案,不规律用药,将会导致治疗的失败及耐药的产生,耐药产生后有可能面临无药可治。
全程用药,抗结核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监督指导下使用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2、肺结核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适当运动,保持心情开阔,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3、肺结核患者应做好相应措施避免将结核传染给他人。痰液里面能排出结核杆菌的肺结核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结核的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患要注意带口罩,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液的带盖痰盂里;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义诊活动预告
今年结核日的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为了普及肺结核知识,提高全民防治结核意识,更好应对结核对全民健康的挑战和威胁,加快终结结核病的进程,在湖南省结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大内科主任周锐教授和湖南省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平教授倡导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及第一*总支呼吸内科*支部将开展“肺结核义诊活动”。
活动地点:医院内科楼一楼
活动时间:年3月22日星期五
10:00-12:00
欢迎您的参与!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与医学科于年创立,年成为硕士授予点,年成为博士授予点,年建立呼吸实验室,年成立呼吸重症监护室。现有专科医生35人,含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2人,另有海内外特聘教授4人。有15人从海外留学归国;33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有三个亚专科学科(慢性阻塞性肺病亚专科、呼吸介入亚专科、呼吸重症亚专科),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床位21张)和3个普通病房(床位张,肺间质疾病睡眠疾病病房38张,慢性气道疾病病房41张,肺部肿瘤、感染及胸膜疾病病房38张)和呼吸病研究室。呼吸病研究室设有肺功能检查室、支气管镜检查室、胸腔镜检查室、睡眠监测室、呼吸实验室、慢性病教育室。年门诊量1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人,其中危重病人达余人次。
科室历来重视健康宣教,为省内最早开展COPD和哮喘患者教育的单位:呼吸慢性病教育室从年起开始每月举办“哮喘之家”活动,从年开始每月举办“慢阻肺病友之家(COPD之家)”活动,每月进行呼吸慢性病的免费教育和咨询等,年开始肺癌和睡眠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
编辑:范伟娟袁轲
审核:赵丽萍
图片来源:网络
▼
直接点击关键词查看以往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