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沈师傅在工地施工时不慎被一旁倾倒的重物压伤,导致整个骨盆骨折,由于伤势严重,在送往我院丁桥院区抢救室的路上出现了心脏骤停,命悬一线!
此时丁桥院区急诊科刚成功复苏一位心源性猝死的患者,见沈师傅伤势严重,急诊科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创伤急救流程,迅速固定他的骨盆,防止二次创伤引起的盆骶血管丛继发性损伤,并进行胃管、尿管、静脉通路、快速复苏补液,床边FAST(超声评估),然而检测发现患者胸腹腔并没有看到明显积液,盆腔出现不均匀的回声,且血色素并不高,见此状况,急诊外科医生还是不放心,鉴于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还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便建议先为患者先做头、胸、腹、骨盆的CT平扫。
刚做好CT,沈师傅就出现了血压下降的情况,CT显示患者有盆腔积液,后腹膜血肿,骨盆骨折,左侧肋骨骨折,腹腔有游离气体,此时患者的意识已开始逐渐淡漠,血色素正在进行性下降,好在几分钟后,重症监护室和骨伤科的专家团队已经来到床边,在专家团队快速高效的配合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这时候血浆和红细胞补给也到位了,趁着患者输血的间隙,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影像中心、麻醉科、外一科、胸心外科、骨伤科的MDT团队迅速集结开始研讨病情。
有着丰富创伤经验的重症医学团队首先提出:患者再次床边超声结果提示在肝脏边缘出现了少许积液,而外科会诊医师也敏锐的发现患者的腹部越来越涨。与此同时沈师傅正从急诊快速通道被安全转运至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张美齐主任率领团队在为患者行快速进行呼吸循环支持的同时,井然有序的开始分工进行创伤筛查和治疗,同时与血库协调请求迅速集结丁桥院区的血液资源,这时候患者血色素已经跌至3克,情况异常危急。
虽然间不容发,但手术团队仍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重症团队再次为患者行床边超声,显示肝周3cm积液,腹腔穿刺不凝血提示腹腔有出血,CT显示的腹腔游离气体提示腹腔空腔脏器有穿孔,此时患者生命体征尚不稳定,靠着升压药物的维持才勉强拉住了血压,如此虚弱的情况还能进行手术吗?外一科*海主任决定殊死一搏!
无影灯下,麻醉科团队谨慎的为患者进行镇痛麻醉,*海主任一针一线为患者修补着破裂断开的小肠、撕裂的结肠和系膜,清理污染的腹腔,并仔细为患者腹腔止血,却又不敢触碰一丝一毫的后腹膜,原来经开腹探查发现患者由于骨盆损伤,在后腹膜出现了巨大血肿,大约毫升的出血将整个后腹膜抬到了腹壁,整个腹膜反折都抬高到了肚脐下,如果不慎被破坏就会导致无法收场的大出血,而腹腔空间被后腹膜血肿的占据导致肠管无处安身,如果强行回纳小肠关腹,那腹腔内的高压可能会导致回流的下腔静脉缺血,造成循环障碍,*主任当下决定,为了患者生命考虑,暂时旷置小肠在腹腔外,只盖一层人工薄膜覆盖,联合VSD封闭负压暂时制造一个人工腹腔。
另一边,医学检验中心正在不眠不休的配血调血,为整场手术提供了关键的支持,随着外科团队成功将手术收尾,骨伤科团队紧接着对患者的骨盆进行了外固定,以防止骨折的骨盆对腹膜后的血管再次损伤,回到监护室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此时已接近天明,但是丁桥院区各支医疗团队仍旧奋战在一线,不眠不休地在患者床边检测状况。
第二天复测血检,患者的血色素依旧不见上升的迹象,手术团队便借着患者生命体征还稳定的间隙,快速安排急诊为患者做了胸腹动脉成像,经专家们会诊讨论,患者的后腹膜可能还有出血,建议暂时关闭负压吸引和引流管,避免患者持续失血导致不可逆性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随即医务部再次发动全院多学科讨论,最终决定由外一科血管外科团队尝试对后腹膜血管进行介入止血,周黎明副主任医师很快通过DSA造影找到了患者髂内动脉的串珠样出血点,并尽力进行了栓塞止血,随着一点一滴的红细胞再次输注,患者的血色素终于再次升到8克多,患者逐渐恢复意识,终于摆脱了危机,这次创伤抢救再一次验证了丁桥院区创伤急救的综合能力,也是多学科团结协作的典范。
文字内容来源:外一科 倪中凯
**综合办公室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