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肝硬化患者的50%,年破裂出血率为5%-15%,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1/3,若未经正规治疗,一半以上的患者有再出血风险,且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70%,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组织胶、套扎及联合治疗,使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能有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出血及预防再出血。
近日,杭医院消化中心,成功开展内镜下“三明治夹心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
案例分享
患者胡女士,今年67岁,近日在家劳作后出现上腹胀,伴多次大量黑便被家人送到杭医院急诊就诊。经过血常规+CRP提示血红蛋白51g/L↓(正常值女性在g/L以上),考虑消化道出血,急诊予以止血、制酸、补液等处理后,收住消化内科进步一步治疗。
通过详细了解胡女士的病情,发现其既往有多次呕血、黑便病史,曾诊断“肝硬化、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二指肠溃疡”,曾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
随后消化内科对胡女士进行输血等对症治疗稳定生命体征后,完善急诊胃镜检查,术中见胃底静脉曲张处排胶反应,另可见胃底及食管多处静脉曲张,部分红色征阳性,胃底曲张静脉见排胶现象及出血。如果单纯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再次出血的风险极高。
针对胡女士的实际情况,消化中心主任王志勇立即组织消化科医生进行会诊讨论,再次全面分析其病情,为达到快速、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目的,王主任决定为其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治疗及在胃底曲张的静脉内依次注入硬化剂~组织胶~硬化剂,俗称“三明治夹心”治疗法。
解
释
“三明治夹心”疗法
“三明治夹心疗法”是经内镜分层依次推注聚桂醇、组织胶、聚桂醇。组织胶在血液和组织中阴离子的作用下,在血管内快速聚合固化从而封堵血管,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栓塞止血的目的。
单纯应用组织胶注射胃底曲张静脉,容易形成栓子栓塞远处器官,可造成肺栓塞或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因为该注射液的配制类似于“三明治”,所以,国内外学者把该疗法形象地称之为“三明治夹心疗法”。
内镜手术中
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在王志勇主任主刀下,内镜下“三明治夹心”治疗手术正式开始,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在内镜下成功将硬化剂及组织胶准确注入胃部曲张的静脉内,仅半个多小时,王主任就在内镜下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次日开始大便转*,目前病情稳定。
对于此类手术,消化中心主任王志勇介绍道:“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回流受阻,在失代偿期常会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极易并发反复出血,严重时甚至因大出血危及生命。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是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种治疗方式,属于微创治疗手段,可用于急诊止血,也可以用于预防再次出血。同时对于肝硬化患者应密切随访胃镜,对于有出血倾向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取早期干预,能够极大的降低出血风险,减少患者医疗花费,改善患者预后。”
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预示着我院在内镜微创治疗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更标志着我院内镜下治疗正在向“高、精、尖”方向快速发展。
专家介绍
王志勇
消化中心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导
年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医疗系,大学本科,学士;年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三院消化内科进修一年,医院,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重庆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三院等举办的内科,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原工作于宁医院(医院,任消化科主任),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引进,医院消化学科带头人,消化科为院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胆胰疾病的内镜诊治,消化道肿瘤内镜诊治,IBD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坐诊时间:周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