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约50%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发生胃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其发病进展凶险,病死率高。对于因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有30%~50%概率在1天内再次发生出血,1年内该概率可增加至60%~80%。若患者未接受治疗,约60%的患者会在首次出血后1~2年内发生再出血。胃静脉曲张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的患病率为5%~33%,出血率低于食管静脉曲张,但其出血量往往较大,病死率可达45%。首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1~2年内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为60%~70%,病死率高达33%。因此,预防和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至关重要。
目前
医院消化内科
即将开展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内镜下治疗措施
主要有内镜下套扎术、
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术、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等
内镜下硬化术
内镜下硬化术是用于预防、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疗法,主要是在内镜下将硬化剂注入静脉内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白细胞浸润,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机化后致使曲张静脉闭塞,达到止血的目的。内镜下硬化术急诊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具有高效、简便、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作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案。
内镜下注射黏合剂
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可经内镜引导,在出血病灶处注射组织黏合剂,堵塞破裂静脉,达到止血的目的。“三明治夹心法”黏合剂注射治疗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常用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活动性出血,改善静脉曲张,降低再出血率。
内镜下套扎术
内镜下套扎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在内镜引导下采用弹性橡胶圈结扎曲张静脉根部,促使其持续缺血、坏死,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并预防再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有效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再出血风险。
联合治疗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出血量大,短时间内即可导致大量失血,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故在部分患者中采用单一止血方案效果并不显著,再出血风险较高,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我院消化内科根据患者具体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合治疗方案,以增强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