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潜血,肌酐等是肾内科的老朋友了,几乎每一位来过肾内科的人都知道这些是什么。有患者疑惑,自己尿蛋白3+,同病房的另一个人潜血4+,谁的病情更轻一点。什么症状的病情最严重呢?
患者关心自己的病情,这很好,但这个病情轻重的问题不是这么看的呀!尿蛋白和潜血的+号有几个并不是判断肾脏病,甚至不是判断尿蛋白严重程度的标准。
为啥这么说,举个例子,你不爱喝水,夏天热排汗还多的时候,都没什么尿液,尿液浓度高,尿蛋白可能就比其他人的高一些。你说你的病情是严重还是不严重?
一般是以这3方面;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才能正确反映肾病的进展。当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时,称为轻度尿蛋白;在1g到3.5g时,是中度尿蛋白;如果大于3.5g,就是重度尿蛋白,
2、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
肾小球以及肾小管的滤过功能能够评估肾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看肾小球滤过率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先说说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就意味着肾脏对肌酐的清除能力在下降,肌酐过多会加剧肾脏损伤。
而根据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可以把肾病分成5期,第5期肾病最严重,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4。第四期,肾小球滤过率在15-29之间;第三期,肾小球滤过率在30-59之间;第二期是在60-89之间;第一期,肾小球滤过率大于等于90。
3、看有无并发症发生
没有发生并发症的肾病患者的病情更易于控制和治疗。如果发生了并发症,此时病情治疗难度加大,很多患者就因为并发症导致病情复发,肾功能下降,进入肾衰阶段。
在肾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单单以指标的升降来判断病情,这样容易耽误病情。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肾功能。
有关各种肾病问题,大家可以在“阅读原文”链接中提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看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肾病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病友都深有体会。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治疗效果呢?肾病患者们对于影响因素,又能做些什么呢?
影响肾病治疗效果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自身因素
综合的身体状况
病友综合的身体情况、脏器功能好坏能够影响肾病治疗效果。患者若存在某些并发症或体质虚弱时,会给肾病治疗带来困难。
所以,病友们平时要加强锻炼,避免感染;同时要积极防治并发症,为后续治疗作好铺垫。
对肾病有所了解
病友提前了解一些肾病相关的知识,在治疗过程中就更容易理解、配合医生,不会因听信偏方谣传而对疗法产生误解,阻碍治疗的进行。
主动与医生沟通
医生工作繁忙,很难做到全面掌握所有患者的疗效进程,因此病友就要经常主动找医生沟通,出现不适或疑问及时提出,便于医生针对病情作出评估和处理。
疾病因素
病理因素
肾病预后情况的好坏,与病理不无关系。一般来说,微小病变和膜性肾病一期治疗效果较好;急进性肾炎、FSGS、糖肾高肾多囊肾,病情却不容易稳定。
但无论是哪种肾病,发现和治疗越早、血压和蛋白控制得越好,预后情况都会更乐观。因此,病友们最好能定期体检、复查,并重视护理工作。
疗法因素
科学又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不同的病理,肾病的治疗方法也要有所调整,因此病友们要寻求科学、合理的治疗。科学性是指有医学依据指导,合理性则是切合了患者的自身情况。
医院在治疗肾病前,都会从中西医两个角度共同分析病情,才能最终制定出合乎患者病情治疗方案。
本文作者
医务科蓝月
一起聊聊肾病的点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