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各种肾炎肾结核肾病综合征灸法附病案
TUhjnbcbe - 2021/1/24 5:40:00

原发性肾炎

原发性肾炎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炎并非单独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且有不同病理变化的一组肾小球疾患,故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上以起病急骤、血尿、高血压、浮肿为特点,其中多数属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本病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如咽炎、扁桃腺炎,或有皮肤感染,如丹*、脓皮病等链球菌感染史,然后突然起病,也有在感染后数日即发病的。但也有些患者并无前驱感染史可追寻,部分轻症患者仅尿中有少量蛋白及红细胞而无症状,另一部分病案则既无尿常规、肾功能等化验异常又无症状,仅在做肾活组织检查时被发现典型急性肾炎的病理表现。

有3%~5%病例病情甚重,可有尿闭乃至发生急性肾衰竭。慢性肾炎除一小部分由急性肾炎迁延而成外,大多数从一开始就无急性过程且病因不明。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表现有较大个体差异,一般有蛋白尿或血尿,伴以管型尿,病至后期大多数尚有浮肿、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急、慢性肾炎均按肾脏病常规灸法治疗。

肾脏病常规灸法

灸疗顺序

穴名及穴数

穴位施灸量

第一天

中脘穴(单穴)足三里(双穴)

灸30分钟各灸30分钟

第二天

关元(单穴)曲骨(单穴)三阴交(双穴)

灸30分钟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第三天

肾俞(双穴)照海(双穴)

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第四天

志室(双穴)复溜(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25分钟

第五天

命门(单穴)天枢(双穴)气海(单穴)

灸30分钟各灸30分钟灸30分钟

第六天

膈俞(双穴)京门(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30分钟

第七天

大肠俞(双穴)水道(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30分钟

第八天

章门(双穴)阴谷(双穴)

各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第九天

期门(双穴)悬钟(双穴)

各灸30分钟各灸25分钟

(1)各种肾炎、肾结核、肾病综合征等可按此法灸治。

(2)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加灸脐30分钟。

(3)此病常因感冒而加重,于感冒时每日灸风门、阳陵泉2-3次,常能使病情立安。如经常感冒,可隔4~5日灸一次风门、阳陵泉以防感冒。

(4)有咽炎、扁桃腺炎者,务须兼治,比如患有咽炎,须将肾病灸穴与咽炎灸穴穿插使用(重复的灸穴可不用)。

(5)如有小便不利,可先着重灸关元、曲骨、三阴交(即第2天灸穴),小便灸穴穿插使用(重复的灸穴可不用)。小便利则面及下肢肿均可好转。

病案一

某,男,4岁,住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年4月15日初诊。

症状:患者于月初出现眼睑浮肿及下肢肿,小便色深*,含有白色沉淀物,医院诊为急性肾炎。

治疗

1日,肾俞、天枢各20分钟;

2日,京门、气海关元各20分钟。

以上2日穴循环灸,每日加灸脐20分钟。灸后小便色渐变浅,水肿渐消退,灸至1个月,医院复查,证明已痊愈。

病案二

刘某,女,13岁,住天津和平区建设路。年11月17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患者于3年前发现尿色红,医院检查,诊为肾炎,经住院治疗未效。现小便黑红色,腰痛,坐时间长即痛甚,颜面及下肢浮肿,扁桃体肿大,恶寒,盗汗,纳差,易感冒,肝脾有触痛。

治疗:嘱自灸。

1日,中脘、天枢各30分钟;

2日,关元30分钟,中极60分钟,三阴交25分钟;

3日,肾俞、照海各25分钟;

4日,命门、大肠俞各20分钟,水道25分钟;

5日,期门25分钟,太冲20分钟;

6日,膈俞、京门各20分钟,气海60分钟。

以上6日穴循环灸,每日加灸脐30分钟。灸至1个月,腰痛已止,坐时间长了也不痛,小便色变浅,浮肿已消失,扁桃腺已不肿,未再感冒,盜汗好转,进食增多。肝、脾触痛已无,但近日起荨麻疹。

嘱加灸3日穴,

1日,三焦俞、曲池、血海各20分钟;

2日,肺俞、尺泽、合谷各20分钟;

3日,肝俞20分钟,巨阙30分钟,下脘60分钟,与前穴循环灸。

又灸半个月,荨麻疹愈,大便色已正常,化验尿,各项指标均正常,但又感冒,嘱速灸风门、阳陵泉各25分钟,共灸至3个月,化验尿蛋白(+);灸至5个月而愈。此后患者继续灸治1年,一切正常。于年随访时,得知从未再犯病。

临床体会

温灸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均有良效,小儿灸穴不必很多,慢性患者一定要长期灸,在灸至2-3个月后,每日灸的时间及次数可酌情增加,可逐渐减用或停用内服药。减激素时要有过程,不宜骤停。注意休息及饮食安排亦甚重要,请参考内科学的有关内容。有人曾在病情好转后,因吃螃蟹使病情加重,故凡寒性、高蛋白食物均应谨慎食用。

肾病综合征(病案)

刘某,男,53岁,住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年1月4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患有肾病综合征已3年余。严重时全身水肿,先后住院5次,中药已服付,未效。现尿蛋白(++常有咽痛,易感冒,每因感冒致病情加重,纳差,不欲饮水,头晕,恶心,乏力,时有四肢抽搐。此外,尚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胆固醇19.24mmol/L),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病史。

治疗:拟两套穴交替灸用。

肾病灸穴(单日用)

1日,中院、足三里各30分钟;

3日,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

5日,命门、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

7日,关元30分钟,三阴交25分钟,中极60分钟;

9日,志室、复溜各25分钟;

11日,膈俞25分钟,京门30分钟;

13日,大肠俞25分钟,水道30分钟:

15日,章门、酒泉各30分钟;

17日,期门30分钟,悬钟25分钟。

咽炎、动脉硬化及气管炎穴(双日用)

2日,风门25分钟,天突、华盖各30分钟;

4日,天鼎、合谷各25分钟;

6日,风池、悬钟各25分钟;

8日,肺俞、尺泽各25分钟;

10日,神庭、风府、然谷各25分钟;

12日,膈俞25分钟,膻中、巨阙各30分钟;

14日,心俞、神门各25分钟;

16日,厥阴俞、少海各25分钟;

18日,天池、间使各25分钟。

以上18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肚脐30分钟。并嘱感冒时速灸风门、阳陵泉。

灸1周后,化验尿蛋白减至(++),咽痛好转,不再服中药了;灸至2周,化验尿蛋白(-),体力渐恢复;灸至2个月时患感冒,患者未灸风门及阳陵泉致病情加重,尿蛋白(++++),肿、眼睑肿,来诊时感冒已愈。嘱先灸利水穴(见文章后面表格),俟水肿消失后,单灸以上肾病穴。

灸至4个月尿蛋白(++),尿量已多,下肢肿好转,饮食进步,但仍有眼睑浮肿及抽搐并在活动后气喘。予加1日穴与前灸穴循环灸:肺俞、中府各25分钟。

灸至5个月时腿肿又甚。嘱由肾俞下至骶部的膀胱经段一灸器挨着一灸器施灸,由膝内、外侧灸器挨着一器灸至踝骨以下,不论穴位,每处灸25分钟,每日腰、腿部各灸两处,亦做循环灸;

灸至6个月时,水肿明显消退,尿蛋白(±),四肢抽搐已少,气喘止,大便略干;

灸至7个月,自己主动停止服西药;

灸至10月余,水肿全消,尿比重1.(正常),尿蛋白(-),余项亦均正常,血胆固醇降至1.1mo/L(仍高于正常),四肢抽搐止。

年12月随访,知其肾脏病愈后一直未再犯。

自灸的体会

患者自灸的时间比较长,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不少用灸的心得体会,这些对读者或有启发,现录之如下。

在尿蛋白多和浮肿重时,不仅要多灸利水穴,而且每天加灸1次是必要的。有时1天灸3次,效果好,多加灸药效力尤大。

一度进食减少,不欲饮水(编者注;这是肾脏功能差不能气化,使湿浊内阻三焦所致),后来想出于进食后稍待会儿就灸中脘的办法,这样坚持灸治,情况遂好转(编者注;中院是治胃要穴,然“腑会中脘”,故其灸效还不只在于治胃这一方面,灸中脘善于顺理三焦之气,于利水、于治肾病均为要)。

多灸中脘、气海、关元受益很大。

(1)患肾病后,长期血钙低,易导致四肢抽搐,而补钙般须配服鱼肝油以利钙的吸收,但我的血胆固醇值甚高,不愿多摄入油脂,而在灸的过程中发现灸此三穴,并在抽搐时灸抽搐的部位,连灸5-6天,抽搐就能缓解。

(2)患肾病后因蛋白排出得多,按医嘱宜多吃瘦肉、鸡蛋白及豆制品等。但这些食物均不好消化,而重点灸以上三穴,我的饮食状况逐步好转。

(3)病后经常血钾低而有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我一方面服用氯化钾,多吃含钾多的食物,如菠菜、*花菜、菜花、花生、土豆、胡萝卜、芹菜、杏、酸枣、蘑菇、核桃等,一方面重点灸以上三穴,收到血钾回升和症状消失的效果。

肾病综合征不容易治好,而此患者竟获全功,这与他在治病过程中敢于体验,善于思考,能比较贴切地自我调整治法不无关系。治病绝非仅医生可为,用心的患者常“久病成医”而能自助。

小便不利伴水肿者按以下利水常规灸法治疗

灸疗顺序

灸穴及穴数

每穴施灸量

第一天

关元(单穴)曲骨(单穴)三阴交(双穴)

灸30分钟灸30分钟各灸30分钟

第二天

水分(单穴)水道(双穴)

灸60分钟各灸30分钟

第三天

偏历(双穴)复溜(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25分钟

第四天

小肠俞(双穴)阳陵泉(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25分钟

第五天

大肠俞(双穴)腹结(双穴)

各灸25分钟各灸30分钟

推荐阅读

1、各科疾病灸法目录。

2、补虚第一方,薯蓣丸

THEEND—

I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马氏温灸》编著马少群*晓春孙迎红。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整理:铭铭。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马氏温灸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种肾炎肾结核肾病综合征灸法附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