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尽管病情凶险、危重,但绝大多数病例,如能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即使是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在救治成功后,其肾脏损害也可痊愈,而不遗留慢性病变,更绝少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
啮齿类动物是流行性出血热病*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某些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后,其体内的病*可随尿液、粪便、唾液及血液排出,当人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或由皮肤黏膜破损处直接接触污染物后即有可能被传染此外还有人认为,病*可通过革螨或恙螨叮咬而经虫媒传播,不过目前对此还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以人为传播源的人与人之间传染可以排除。想要预防出血热,要注意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首先要做好灭鼠、灭革螨、灭蚊虫工作;其次要做到避免接触老鼠及排泄物、避免食用被老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及时消*等;另外,易感人群可定期接种疫苗,阻挡汉坦病*入侵。
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欢迎您的加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