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端午那些事
TUhjnbcbe - 2021/1/12 3:20:00
南阳市十三中北校区*教处

??????????端午记忆

??关于端午的记忆是从清晨开始的。在学校大院里住的时候,端午节的清晨,老和院里的郭娘一起提着水壶去白河。过了琉璃桥东北的小铁桥,来到熟悉的浅滩(大概在现在梅城公园路北靠南一带),水还不及膝。清浅的河水无声地流淌,温乎乎的。我们在夏日的晨风中洗脸、濯足,远处还有人洗头。末了大家各提上一壶水,让没来河上的家人也用河水洗去浊气。到了家,郭娘拿出雄*给我们抹在鼻孔和耳朵,抹完之后模样丑丑的,但据说这样蚊虫(尤其是小蛇)就不会往鼻孔、耳洞里钻了。我极其怕蛇,于是忍了那丑丑的模样,顶着个*鼻孔来回跑。

???此时家中艾草早已插上,蒜香味也从锅中飘出。没有粽子,到了中午爹会蒸一锅甜甜的粽糕。蛋更多时候是甜鸡蛋和咸鸡蛋,咸的是爹用小灰腌制。偶尔有青皮鸭蛋的时候,就足以让人感觉到人生的圆满了。属于自己的那枚鸭蛋总要被暖上好久,舍不得吃,更舍不得拿去碰。


  碰鸡蛋,是有技巧的,用哪一头,露出多少,如何护蛋,如何防诈,都需要在战斗中学会战斗。若是有人趁人不备换了石头蛋,那可就所向披靡无人能敌了。鸡蛋被碰得稀烂的孩子仍不离场,一边吃,一边带着不服气或渴慕的眼神盯着石蛋,那枚石蛋同时成为它“手下败蛋”的主人们的心之所恶与心之所向。?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的几天,还有一项重大的工程——做香布袋。每逢这时,妈积攒的碎布头便成了宝贝,引得阿姨娘娘们都来讨要。花布、彩线、棉花、香料,这是基本的材料,剩下的就需要一双巧手和一颗匠心了。没见过妈做搬脚娃娃一类的大物件,她爱做小小的鸡心、榆钱、梅花、元宝,配上各色丝绸质地的丝绦,系在纽扣上,低调又热烈,比《如懿传》里宫中娘娘们系在旗装纽扣上的饰品差不到哪去。可惜我手拙,学会做的只有鸡心和元宝,榆钱需要计算半径与周长,弄不好线头剪断了特别爱开线,至于梅花,我压根不知道那花瓣该剪成什么形状,还得往里填料。那一年,在梅溪路见到一个阿姨推了一车全是这样的小香袋,我像是替妈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宝贝。因为妈的眼睛花了,她已经有好多年没给我们做香袋了。

???还要配五色线,这个就简单多了。端午的当天,彩线轻缠手臂,小符斜挂胸前,这是每个孩子的标配。他们手中拿着鸡鸭鹅蛋,见人就要碰,赢家不停叫嚣谁还来战。


  年端午节前我突发奇想,要自己制香布袋,于是去纺织城寻布头,没有心仪的,就把薄绸缎质地的各色都扯了一尺。再去火车站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了彩色的穗子,还买了几条儿童项链,想拆了用上面的彩色珠子做装饰。又去药都配了中药材磨成香料面。仍像妈妈一样,做得小小的,鸡心,元宝。拿去送同事,同事欢喜地说好久没见DIY的香袋了。让女儿送同学,她说宿舍的同学都惊讶妈居然有这手艺。拿回去给爹妈,妈妈高兴得把自己多年前的香包拿出来,说亮片、翠珠都可以拆下来用。我舍不得拆妈妈的作品,悄悄地收了起来。


  我又想,可不可以让学生们也试着做。于是安排他们在家里先学会纫针、缝直线,然后在学校分小组现场缝制。为了丰富品种,我又搜索了粽形香袋的做法,居然也学会了做扳脚娃娃。那一次我在班里教娃们做了两堂课,鸡心和菱角被做得走了形。孩子们把街上买的成品拆了,只为了用上面的花线和小珠、小铃、小辣椒装饰自己的作品。孩子们的第一只小板凳,粗拙却也美丽……

所谓传承,就是这样吧:妈妈教会我了我,我再教会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都没忘记,这个节日是由爱国的屈原而来。

???艾草已飘出悠悠香气,端午一天天地近了,我该为孩子们创造怎样的端午记忆?

??????????备“课”


  周二早自习下课前,我给同学们念了我写的《端午记忆》。碰鸡蛋的事儿似乎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大家议论纷纷。等念到我教上一届的学生做香包时,他们露出了羡慕的表情。

???徐勤老师说:“你都教上一届学生做香包,今年为什么不教呢?”其实我想过,但实在是事情太多,再加上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最长寒假之后的最短学期总让人觉得时间不够用。徐老师鼓动我:“教教吧。娃儿们的生活多单调啊,教他们做个香包,让他们一辈子难忘。再说了,做一节课香包,能给他们积累好几篇作文素材:难忘的一件事——做香包;让我记忆深刻的老师——语文老师,她不仅教我们语文,还教我们唱歌、做香包;难忘的节日——端午节,因为这一天我戴的香包是在老师指导下我亲手做的。我耳根儿有点软,心动了:就用一节课时间教教吧。

???因为时间短,我得赶紧“备课”,省得上课耽误时间长。我想应该先确定内容,安排预习。于是上网搜教程,本想一箭双雕,搜个简笔手绘流程图,让孩儿们转换成文字,也算是练了个图文转换题,怎奈简笔手绘流程没有实物图直观。算了,就不要那么功利了。中间开会,上课,到十二点多才选中了四个:鸡心、粽子、葫芦、金鱼。打印、粘贴,送印,发放,要求孩子们今晚好好学学,明天下午直接考试:)。教学内容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上午第三节上课前,我先给他们说了明天下午做香包的事,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好像他们会做似的:))。我安排四人小组中走读的同学负责准备材料。基本的材料是花布、棉花、针、线,还可以带上流苏,珠子做装饰。因为上一届学生有把自家窗帘儿剪了拿来的,我提醒他们不要搞破坏剪衣服、剪窗帘,没想到反倒成了提醒,中午儿子回来就说要拆姐姐的抱枕取棉花。

???下午开完会后,我赶快骑车到七里园街上,先到卖布头的那家店,没有遇到合适的布,就去两元店采购装饰品。只在第二家店买到几根五色线。梦想中的小铃,小珠子都没有。他家的香包被我从角落里扒出,像是去年的陈货。我相中了料布袋上的流苏,想买来拆了用,大概是我想要的欲望太强烈了,老板喊出天价,我只好遗憾地离开了。就利用手中的材料吧。

???就像上课前要先试讲一样,我也得先试做一下,况且金鱼和葫芦我都没做过呢。先来个翠绿的粽子。遗憾的是没有金线,只好用了普通的绿线捆扎。鸡心做得最顺手,玫红与粉色的搭配格外少女。

???正做着呢,孩子爸爸打电话,问我在干啥,得知我在做香包,他让我别做了赶紧回家,他已经给我买了。这可不是他的风格,这些小情调的东西一直由我置办。见了面,这家伙不打自招,原来他们单位端午有活动,买了一大堆香包,他正好迎面碰到,人家抓了一把非要给他。这些香包外形精致,用料考究,遗憾的不是装的传统的香料,而是喷洒了香水。

???我继续去备“课”。金鱼的尾巴有点大,葫芦里的棉花塞得太瓷实,出不来腰身。用五色的花线代替流苏,但是缺少了下垂的质感。备好“课”已经快十点了,赶快回家。学习强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