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手段。然而,它主要用于未破裂动脉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介绍我们应用WEB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性的多中心研究,此项研究已通过FDA的批准。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弹簧圈栓塞已成为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在特定动脉瘤包括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时,通常需要支架辅助或者血流导向装置,然而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情况下需要使用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延长双抗治疗时间。动脉瘤内扰流装置WEB是一种不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瘤内扰流装置,放置于动脉瘤囊内封闭动脉瘤颈,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口形成血栓并内皮化。最近已被FDA批准用于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前交通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尖端动脉瘤。因此,WEB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手段。然而,它主要用于未破裂动脉瘤。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介绍我们应用WEB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安全有效性的多中心研究,此项研究已通过FDA的批准。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连续9例aSAH患者中发现了11个动脉瘤,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6.4±13.5岁(47-81岁),这些患者经FDA批准后在2家机构接受了WEB治疗。本研究通过获取患者电子病历,提取相关数据,在删除所有可识别的个人健康信息后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评估WEB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该研究中,Hunt-Hess评级分别III级(44%)、IV级(44%)和V级(11%),所有患者均在住院24小时内完成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发现2个颅内动脉瘤,因无法通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形态确定哪个是破裂动脉瘤,所以都对其应用WEB装置治疗。所有病例中,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尖3例,前交通动脉2例(图1),小脑后下动脉2例,大脑中动脉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1例,后交通动脉1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VBJ)1例。(平均高度6.2±2.2mm,宽度5.6±3.0mm,高度/瘤颈比1.7±0.8)其中,有1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和1例后交通动脉瘤曾行弹簧圈栓塞治疗。
图1.女性,76岁,Hunt-Hess分级III级。A,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前交通动脉瘤;B,路径图中显示微导管到位;C,5x3WEB装置到位的减影图;D,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
所有病例通过WEB装置治疗均获得成功,两家中心没有一例必须改行动脉瘤夹闭术。平均总手术时间为85.9±32.6分钟。6例(54.5%)动脉瘤经股动脉途径治疗,4例(36.6%)动脉瘤经桡动脉置管,1例因血管广泛迂曲,经颈动脉直接穿刺入路。11个动脉瘤治疗中,除了1例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动脉瘤,其余10个仅用1个WEB装置就足以达到闭塞动脉瘤的要求。此例VBJ动脉瘤(14mm)需要放置2个WEB装置(图2),在放置第2个WEB装置时向椎动脉内突出,需要植入支架以保证椎动脉通畅,防止WEB装置疝出,术后造影显示无分支闭塞,患者临床无症状,这是唯一需要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病例。
图2.A,患者Hunt-Hess分级V级,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左侧椎基底动脉交界处动脉瘤,需放置2个WEB装置;B,WEB装置展开后的放大图(白色箭头指向);C,减除动脉瘤影像后的WEB装置(黑色箭头指向)
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血管造影以评估应用WEB装置后动脉瘤内血流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9例患者应用WEB装置后动脉瘤内血流干扰情况
经WEB装置治疗后所有动脉瘤均未出现再出血。其中一例PICA动脉瘤发现存在2个动脉瘤(图3),术中因器械脱出而破裂,采用Onyx与弹簧圈联合栓塞同侧椎动脉控制出血,术后病人有短暂的外展神经麻痹,没有其他神经功能损伤。一名病人在住院期间死于心肺衰竭,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病例。
图3.患者Hunt-Hess分级III级,术中动脉瘤破裂。A和B,右侧椎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显示2个发育异常PICA动脉瘤;C,显示剪影后的2个WEB装置(白色箭头指向);D,两个动脉瘤静脉期剪影显示有血流淤积;E和F,采用Onyx结合弹簧圈闭塞同侧椎动脉。
讨 论
WEB装置作为一种独立的治疗工具,不需要支架辅助,避免术后双抗药物治疗,可以潜在地降低出血并发症,特别是需要有创手术的高级别SAH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我们的经验表明,WEB装置在所有不同大小的动脉瘤患者的前循环和后循环中都是可行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WEB装置在急性SAH患者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形状和大小是关键,同时在不使用辅助支架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保持载瘤血管通畅。我们的研究中,理想的装置尺寸是通过影像计算正侧位动脉瘤颈体比的平均值,然后高度减去1mm和宽度增加1mm来确定WEB装置规格。这使得WEB装置在动脉瘤腔内良好贴壁而不会向载瘤动脉突出。这在治疗破裂动脉瘤时尤为重要,过小的装置常常导致动脉瘤内扰流作用不足,过大则导致设备突出载瘤动脉增加急性血栓栓塞风险。当WEB出现不理想的血流干扰时,可以立即回收,并且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尺寸或其他处理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遇到症状性血栓栓塞或分支闭塞事件,9例瘤内对比剂停滞,2例动脉瘤即刻完全闭塞。综上所述,WEB装置在急性破裂动脉瘤治疗中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本研究为回顾性设计且样本量偏少,因此仍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和更长期的随访,以确认这种方法的安全性。
即日起“神经介入资讯”更名为“神介资讯”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戴君侠主治医师
医院
孙*教授
医院
审校
陈骅副主任医师
医院
终审
许奕教授
医院
支架辅助WEB治疗宽颈动脉瘤:单中心经验WEB栓塞颅内动脉瘤时相关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前瞻性累积人群中使用WEB治疗动脉瘤的多中心研究系列:2年随访版权声明
神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