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红:引入优质增量促广东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整理丨王丽珍《猪业》采编成立于年初的广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下称“广东农业基金”),是全国首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域的基金,也是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引入优质增量、推动存量升级”投资策略,广东农业基金的投资领域贯穿整个生猪产业链,包括种猪生产、猪苗繁育、肉猪养殖、屠宰加工、生鲜连锁以及养猪技术服务等,通过投资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收购有拓展空间的中小型养猪企业恢复生产等多种方式,对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和扶持,有效提升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猪肉的市场供应。
就“广东农业基金”在生猪产业的投资布局与落实情况,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卢小红董事长与《猪业》进行了分享。
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卢小红董事长
关键词:生猪产业转型以大带小区块链发展模式
Q1:谈谈您对于当前广东生猪产业的看法?
卢小红: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生猪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中小型农户、家庭农场还是龙头企业在生猪生产上都受到一定的波动,同时加大了广东生猪供给的缺口。站在一个农业基金投资人的角度,非洲猪瘟的影响不仅是对生猪产业,对整个农业产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涉及到上下游产业链,比如食品加工企业、饲料企业等。
非洲猪瘟疫情除了带来挑战外,也倒逼着行业进行一个大的调整。这个调整是对产业格局、运营模式、资本布局的调整。从广东农业基金的合作案例来看,行业龙头、社会资本纷纷都在广东投资布局,广东已逐步从生猪供给的销区转变为产区。这种转变并非是传统的一产布局,而是一产、二产、三产的链条布局。除了新建或并购养殖基地外,还有屠宰、加工、饲料等产业,再延伸到冷链、物流、品牌销售端的链条布局,这对广东省生猪产业链的建设有很大的正面推动作用。
Q2: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在生猪产业领域的投资情况如何?
卢小红:生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