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到农村,逃不过的话题就是就医难,就医贵。毕竟村子里没条件看大病,并且一旦村里人得了大病,很大程度上会被昂贵的医药费拖垮,更别说那些本来就没脱贫的农民家庭了,很多家庭因病返贫并不只是说说。
从年农村有了新农合之后,虽然农民对于新农合每年走高的缴费标准农民有些牢骚,但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的提高,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部分门诊用药也加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从最初的9个并重,逐步增加到25个,并且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有很多照顾,像是起付线降低50%,就照顾到很多困难农民家庭。
从去年到今年,对于农村的农民看病问题,迎来了三个明显变化,尤其是针对农村贫困人口以及特困和低保对象,受益很大。
第一个变化,就是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的25个病种依次是: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新增)、脑卒中(新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新增)、艾滋病机会感染(新增)。
第二个变化,就是年,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救治,又有了新的*策,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范围的通知》。在这份通知里,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户,以及民*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针对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这7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
第三个变化,在通知中,还明确了将膀胱癌、卵巢癌、肾癌、重性精神疾病及风湿性心脏病5个病种,纳入到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的范围里,并且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把地方上多发的病症、农民反映强烈的重大疾病纳入到专项救治中。
贫困人口在自己户口所在县内就医时候,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医院设立专门办事窗口,医院内支付相应费用,贫困农民患者只需要在出院时候自付医疗费用就可以了。在付费方式上实行单病种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