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以“环境”的名义发展木结构房屋_木材+环保
近日,一则蓝藻引起的太湖饮用水危机,又一次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联系到近些年蓬勃发展的建筑业,{TodayHot}有业内人士提出,我们应向欧美先进国家看齐,多形式发展木结构住宅,尽量多使用木材作建筑材料。若能有效地管理森林,木材是各项建材中“最负责任”的建材。
木材需求能促进人工林发展
谈到木结构在中国的发展,很多人都提出我国缺乏森林资源,甚至认为多用木材就是破坏森林,提倡用钢材、水泥、塑料等代替木材。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会长朱光前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用木材工业的发展促进林业的发展。只要*策、规划得当,不断扩大木材需求和发展木材工业,必然对人工林的发展起到促进支持作用。
对于木结构建筑扩大发展面临的原料问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周海宾博士认为,木材是可再生资源。目前国际上木材加工业发达,进口木材的价格甚至低于国产木材。{HotTag}通过进口,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而且,我国的人造林技术在世界属领先水平,我们又研发出以竹子为原料的加工方法,这都可以解决原料问题。
木材环保节能取之不尽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木结构所用木材原料不仅在生长过程中能改善自然环境,而且加工过程能耗低,废弃后可自然降解,堪称绿色结构。
资料显示,每生产1吨材料:木材释放氧气1070千克,固化二氧化碳1470千克;钢铁释放二氧化碳5 000千克;水泥释放二氧化碳2500千克。加工一个单位材料能耗,木材与水泥、钢铁、铝的比值为1∶5∶191∶ 791。
在同样厚度的条件下,由于木材为绝热体,其隔热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 1600倍。即使采取通常的隔热方法,木结构房屋的隔热效果也比空心砖墙房高3倍。木结构房屋在冬天正常的密封条件下,如果第一天开空调,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的话,那么空调关闭后,到了第三天室温还能保持在16度。
另外,木材的天然可再生性是生产混凝土、钢材、砖头的原材料无法比拟的。只要有土地、有阳光、有水分的地方木材就可以生长。同时,森林也是有生命的,若不能适时砍伐也会因天然灾害如火灾、虫害、腐朽而死亡。
现代建筑品质广泛应用
木结构建筑一直是我国的传统建筑,但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类项目盲目上马,大量工程和厂房的兴建,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70年代后期,森林资源基本枯竭。80年代以后的20多年,木结构建筑的应用和研究停滞不前。
中国木结构建筑研究停顿的20年,也正是国际上木结构发展最快的时期。从实木、原木结构,到胶合木结构,再到复合木结构,木结构已不再是传统概念上的木结构,在建筑上已经达到可以替代钢材的程度。经过数十年的技术改良和研究证实,现代木结构的科技及木材处理已经完全可以解决其防火、防潮、防腐、防蚁、隔音等一系列问题,使木材 可以面对任何建筑上的挑战,而且在设计寿命和使用寿命上,木结构房屋甚至要长于混凝土结构。据介绍,在日本1995 年的神户大地震中,保留下来的房屋大部分是木结构房屋。我国唐山大地震仅存的房子也是木结构房屋。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木结构建筑被广泛使用,既可单家独户,又可以形成多层多户的公寓楼,低层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如餐馆、学校、教堂、商店和办公楼等。
在北美约有85%的多层住宅和95%的低层住宅采用轻型木结构体系,还有50%的低层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采用这种结构。在欧洲,木结构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瑞典80%的房屋为木结构房屋,而48%的苏格兰人也选择木结构做私人居所。在日本,有几乎一半以上的建筑是以木材为建筑材料。2003年,日本住宅开工项目达到116万套,其中木结构住宅达 53万多套,占总住宅开工项目的45%。
木结构房屋产业链尚未形成
现代木结构有其独特的设计、建造和居住性能优势,顺应现代住宅建筑理念。但木结构住宅在中国的发展还存在制约因素,如建造、开发的成本,购买者的接受度,土地、*策的排斥性等等。
周海宾博士表示,木结构房屋的发展空间应该是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农村以低密度房为主,而在城市建筑中低密度房约占10%的份额。同时,周博士指出,人口密度并不是决定建筑密度的惟一因素。日本地狭人稠,每平方公里平均337人,与中国每平方公里平均136人相比,人口密度高出近2.5倍,但是其木结构建筑非常普遍。韩国情况也类似。
木结构房屋的高成本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建筑开发商进入该市场。目前国内森林资源缺乏,加之建筑用木材加工的工艺尚待改善,所以主要建筑上使用的板材还依赖进口。
但用木材作建材的优点就是其价格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多年来涨势很旺。有理由相信,价格上木材也是负责任的天然资源。随建筑用木材加工专用生产线的大量成熟应用,木结构房屋的高成本会降下来。
木结构建筑在国内难以推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市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木结构房屋与混凝土结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维护和保养,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专业公司。
木结构房屋多形式发展
与木结构房屋遇到的种种困难相比,购买者的排斥心理才是木结构住宅推广的“死穴”。在我国,人们已经习惯了砖混结构的稳固性和长期性。现代木结构住宅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消费者并不了解,还停留在对过去木房子的印象。
为提升购买者对木结构住宅的接受度,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现代木结构的使用空间,由目前以居住型为主的别墅,延伸到多层多户的公寓楼、低层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如餐馆、学校、教堂、商店和办公楼等。另外,一些创新性的结构设计将有助于改变购买者的观念,如研发双层墙体的木结构建筑,外层是砖或混凝土结构、内层是木结构墙体;又如, 南方地区温暖、潮湿、白蚁较多,可以考虑设计底层为混凝土结构,上层为木结构的混合结构形式;还可以将中国古典的木结构元素加入到现代的木结构建筑中,实现木结构住宅的中西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