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空心病,比抑郁症后果更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在侵袭中国千百万好学生…
01
最近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里写到,有一个考上了北大的状元,自杀未遂。
在自杀前,这个学生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积极上进,前程似锦,一直以来都是父母的骄傲。
但是这个学生却对心理医生说: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曾有一位同样在北大任教的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在北大这个汇集了全国精英学生的地方,有不少优秀的学生,经常会陷入到空虚、迷茫的状态之中,他们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感觉自己内心空空荡荡,似乎除了好好学习,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徐凯文老师将这些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称作“空心病”。在人们的认知里,优等生天生就具备了健康的心理,但患上这种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会维持着好成绩,但却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有些人会渐渐开始厌学,还有些人会尝试更极端的做法——自残或者自杀。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有心理疾病?成绩优秀的孩子也会想要自杀?“空心病”是怎么出现的?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阳光普照》,其中一个孩子的经历,就恰好描述了这种心理问题。02《阳光普照》的故事围绕着一家四口展开。父亲阿文是驾训班教练,母亲琴姐是夜总会发型师,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阿豪,品学兼优,一直是优等生,小儿子叫阿和,从小不学无术,和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某天,阿和被人欺负,找来兄弟替他出气,没想到,这个替他出气的兄弟居然拿刀把对方的手砍了下来。原本只是斗气,现在成了一场刑事案件。父亲对法官说:我希望你们把他(小儿子)送进去好好管教。我希望他关到老,关到死。父亲讨厌这个小儿子,一心偏爱听话懂事、成绩优秀的大儿子。他惦记大儿子,关心他的学习,亲自到学校给大儿子送学费。他每年都会送给大儿子一本他最珍视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写着“把握时间,掌握方向”,既是父亲的教诲,也承载着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除了偏心,这个父亲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阿和这个小儿子。每当有人问起他有几个孩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只有一个”——那个成绩优秀,正准备上医学院的阿豪。可命运偏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在某个深夜,大儿子阿豪似乎毫无征兆地,从一栋高楼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父母一时都无法接受,他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会让这个“前途无量”的孩子选择结束生命。03阿豪的人生看起来很完美,优秀、懂事,同学老师都喜欢他,父母也偏爱他,他本可以拥有光明的前途,到底是什么导致他自杀?他的父母不明白,他的弟弟不明白,观众也不明白。阿豪是怎样的孩子?电影里,所有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一个字:好。只是这种“好”,透着对阿豪的捉摸不透。弟弟阿和说: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什么事情都替大家设想,但其实我们没有一个人真正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什么。爱慕阿豪的女同学说:他对人很好,有时候会觉得他好像把所有的好都给了别人,忘了留一点给自己。即便在自杀前,阿豪也都还在“考虑”着别人——他把手机里面所有讯息资料都删得干干净净,把房间整理干净、衣物叠放整齐,不想给家人添一丝麻烦。阿豪在电影里出场不多,但每一次出场,似乎都有一种压抑的平静,他与人相处总是保持着距离。影片中有一幕,上一秒阿豪还是独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下一秒阿豪惊醒,发现自己原来置身于坐满同学的中。梦境是一个人的内心反应,阿豪虽然一直身处拥挤的人群中,但他自己却感觉十分孤独,仿佛周围空无一人,只有他自己。阿豪的心就像是空了,就像水中的月亮,看着明亮、圆满,捞起来却空无一物。那么如何解决这恼人的空心病呢?欧文·D·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写道:正如佛陀所教导的,追问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流逝。去确认生活的意义所在可能最终也没有准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当下的生活中可以做什么以及选择做什么。参与生活正是解决“空心症”、“生活无意义”的方法。网友闫晓雨Esse在话题#你如何治愈自己的「空心」症结中诠释了“参与生活”所带来的满足感:这一年,是我近年来状态最好的时候。不是遇见了什么好事,而是真正投入到生活中去,平静、笃定、满足地去过了每一天,有好好吃每顿饭,认真看每本书,和喜欢的人坦诚相待。无论快乐或糟心,只要想到「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不可复制」便觉生活格外有意思。纵然偶遇不如意仍为这破落人间的细枝末节所着迷。以下有一些豆友分享的治愈“空心症”的小事,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具体的生活中收获实心感。斋主本妮:1.少通过互联网虚拟地过别人的人生,空闲时间多出门走走,不论是哪,哪怕只是晚上吃完饭散个步;2.要明白“没有精神内核的娱乐,即便一时热闹,终归流于空虚”,所以虚的乐子少找,多做些实在的事情,比如收拾一下自己的小窝、做做家务、写点东西等;3.准确描述清楚自己的现状,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很多时候问清楚一个问题比急于寻找一堆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假大空的答案更重要;4.试着记录生活,不论看起来多不值一提——再平凡也是自己的,再精彩也是别人的,记录会让人生在回望的时候找到很多被忽略的小点;5.读书,寻找内心的共鸣,看看作者或其他读者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别叫我师父别叫我师父:1.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做一个普通人其实都需要很努力才行。2.去郊区的夜晚,看看繁星点点的天空,感受宇宙的浩渺和自身的微不足道,或者看《三体》。3.少看短视频,短视频的背后都是长长的文案拍摄剪辑等付出,没有速成这回事。4.找一件事一直做下去,最好有人陪着你一起做,持续分享。
(文章源于网络,仅供医学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