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
元江县境内普遍山高、坡陡、谷深,地质结构极不稳定,生态环境脆弱,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多发区。根据《元江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显示,全县有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其中:滑坡个,崩塌6个,泥石流25条。涵盖全县5乡2镇3街道,威胁人口户人,财产万元。
二、地质灾害有关概念
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什么是崩塌?崩塌是指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3、什么是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4、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水、石块的特殊洪流,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
5、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崩塌发生的前兆有崩塌前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等。
滑坡发生的前兆是后缘出现裂缝,前缘出现鼓丘,泉水突然消失,有轰鸣声等,房屋倾斜、开裂和出现醉汉林、马刀树等现象,是识别滑坡的重要特征。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是沟内有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
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并不意味着地质灾害必然发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主动消除或抑制有利于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就可能延缓灾害的形成甚至避免灾害的发生,从而为成功整治和躲避地质灾害赢得时间。
三、发生崩塌、滑坡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到地面振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滑坡发生时,应根据所处位置,尽快向滑坡两侧之外撤离,不要沿滑坡滑移方向逃生。滑坡、崩塌发生后,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会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四、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当出现泥石流险情时,监测员组织撤离一定不能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不能顺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必须沿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跑,必须向沟谷两侧山坡上跑,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沟道和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在基底稳固又较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除非万不得已,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应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和直进性,这些地方都可能被泥石流冲毁。
五、崩塌滑坡应急处置简易措施
1、及时填埋地面裂缝:滑坡裂缝是地表水灌入滑坡体的通道,如果裂缝一出现就能被及时填埋,就可以减小或防止水对滑坡发展的促进作用。
2、开挖截、排水沟:滑坡上方的截水沟可以防止滑坡区外的流水进入滑坡区;滑坡体内的排水沟(管)可以把滑坡区的积水排至滑坡区外。截水和排水可以减小水体对滑坡的影响。
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元江县自然资源局
年6月11日
编辑:孙桂江
审核:张荣
责编:方丽波
监制:杨建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